贾南风呵呵笑道:“妹丈此番立下大功,本该重赏。奈何妹丈年少,封赏太过,恐群臣非议,妹丈稍安勿躁,这辅政之位,早晚给妹丈留着。”
贾午刚才听贾南风说她可以随时出入皇宫,正自心喜,后来看了卫平的眼色,虽然不明所以,但也不敢再乱说话,此时再也按捺不住,连声道:“妹妹代卫郎谢过姐姐。”
卫平知道贾午向来是个没脑子的,只得无奈地瞪了她一眼,说道:“娘娘误会了,臣非为自己着想。孟观、李肇二人皆为镇殿中郎将,如今一为刺史,一为太守,恐怕李肇心中难平。还有董猛,同为娘娘近侍,却无一毫奖赏,日久难免心生不满。肺腑之言,还望娘娘三思!”
贾南风沉吟道:“妹丈言之有理,本宫这就请皇上另行下诏,任李肇为凉州刺史。至于董猛嘛,他一奴才,还想什么封赏?”
说起来,贾南风的脑子也是不笨,没有把孟观降成太守,就是死活不肯给董猛一个职事。卫平哪里知道,董猛人如其名,形象粗犷,不是贾南风喜欢的类型,如果不是这次立了功,贾南风早就把他打发到某个角落里了。
卫平还不死心,继续劝道:“程据何功之有,可任太医令,娘娘为何不能随便给董猛一点甜头?”
贾南风脸上的神色忽然精彩起来,笑道:“程太医治好本宫的腹痛,怎么能说没有功劳?”
卫平当然明白贾南风昨夜的腹痛皆是伪装,哪需什么治疗,不由暗自一惊。当然,要说治疗也行,不过是另一种意义的治疗而已。
想到贾南风可能和程据搅到了一起,卫平不敢再深究下去,只得躬身道:“禀娘娘,臣还有个不情之请,欲推举文俶为奋武将军。”
奋武营是他一手创建,可以说是禁军中最为精锐的部队。而且,经过博望坡一战,卫平对于军队建设又有了新的想法,正要通过奋武营付诸实施。他当了前将军,手中的兵力是多了,但兵力再多也不会有奋武营得心应手,在这种情况下,他更不愿意将奋武营交到别人手里。
文俶虽然也刚刚加入奋武营不久,但却是一名猛将,卫平相信他不会让自己失望。更重要的是,昨夜卫平及时调兵,才避免了文俶全家遭受司马繇的屠戮。文俶要想继续保全家人,就必须继续依靠卫平,所以卫平推举他担任奋武将军,不用担心奋武营会脱离自己的掌控。
对于卫平这个小小的要求,贾南风自然满口应允。卫平推荐的肯定是自己人,卫平的实力壮大了,对她也有好处。
卫平此来的目的达到,也就起身告辞。
…
第二天一早,卫平亲自带了车马,前往郊外迎接梁绿珠和李瑶琴,而一些朝臣也在此时开始纷纷上表。
杨骏私匿司马炎遗诏的罪状公布以后,再没有人帮着杨骏申冤,甚至他的尸体都没有人敢收。不过,问题又来了遗诏中说得明白,由汝南王司马亮和杨骏共同辅政。现在杨骏虽然伏诛,但司马亮还在。于是,大臣们纷纷提出请司马亮重新回来担任辅政。
刚开始,贾南风是想请司马亮帮忙共同对付杨骏,结果司马亮却因为害怕而逃出了京城。贾南风无奈,这才又设法请来了司马玮和司马繇。现在众臣提出请回司马亮,贾南风心中不喜,但这是司马炎的遗诏,她也没有理由不准,只得让司马衷下诏。
召回司马亮的诏书刚刚发出去,群臣们又有表奏。
原来,大臣们认为,司马炎遗诏指定的辅政是两人。既然杨骏已死,那就应该再替补一名德高望重的老臣,以免再次出现杨骏独断朝政的局面。
这话说得非常在理,贾南风同样没有拒绝的理由,只是群臣推荐的人选让她十分不喜,因为群臣推荐的是赋闲在家的卫瓘,于是贾南风与群臣之间开始出现僵持。
这时,有宫门守卫呈上一封帛书,上写“救太尉者有赏”六个大字。细辨之下,正是皇太后的笔迹。原来,前天夜间京城大乱,杨芷在宫中得到父亲杨骏被诓进宫中束手就擒的消息,想要营救,又苦于出不了宫门。急切中,她想出一个主意,在将那六个字写在帛书上射出宫外,指望有人捡到后救援杨骏。
可惜,帛书确实有人捡到了,只不过捡到帛书的那名守卫存了个心思,想看看形势再说。现在形势大明,守卫便将帛书交出,反告了杨芷一状。
贾南风已经杀了杨骏,与杨芷已经结下大仇,抓住这个机会自然不会放过,立刻将这封帛书公布于众,宣称杨芷与杨骏合谋造反。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这两天一直提心吊胆的中书监华讷、中书令何劭为了自保,一齐出来作证,说明当初另拟遗诏正是受了杨芷的胁迫。这样一来,更加坐实了杨芷的罪责,贾南风立刻指使人上书,请求废黜杨芷的太后之位。
无论是太后还是皇后,都不是轻易可以废黜的。于是,贾南风和群臣之间就有了一场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