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91看书网 > 新宋英烈 > 第四章:万民折(上)

第四章:万民折(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此之前,穿越团队武装虽然在保兴庄一战成名,但由于当时后周军大营与契丹军大营之间尚有一段距离,后周君臣对穿越团队武装的印象还只停留在保兴庄之战那持续了小半个时辰的隆隆炮声,以及在炮火打击下处崩溃状态如没头苍蝇一般四处乱闯、四散奔逃的契丹军败兵。现在,当他们听赵匡胤绘声绘色的讲述完其在榆关(山海关)的所见所闻后,那种火炮射击时的雷霆万钧之势、火枪打响时有如疾风暴雨般泼洒向敌军的弹丸、契丹士兵被炮弹和炸弹击中时粉身碎骨的骇人场景,一幕幕的在柴荣及其一众文武大臣的脑海之中浮现出来。这样的场景在听得人热血沸腾的同时,却也令后周君臣暗生寒意。

能以不过区区五千人马将契丹十万大军——尽管其中有一半是乡丁和役夫——杀得大败亏输,几近全军覆灭,这是何等的骁勇强悍。即便是以柴荣的自负以及对手下禁军实力的信任,也不认为五千禁军——哪怕这五千禁军都是“神机军”——可以与十万契丹军对抗。如果周军真有这样的实力,当初也就不会在保兴庄与萧思温的七万人马对峙不前了。

如果换一个人讲述这些事情,后周君臣还有可能会怀疑讲述者是在有意夸大事实,为“幽州义军”的脸上贴金,可这些话从能征惯战、功勋卓著、深受柴荣信任、向来以信义著称的赵匡胤嘴里说出来,不由得后周君臣们不相信。听完赵匡胤的讲述,不止一名大臣在心中暗自庆幸,幸亏“清园”兄弟对朝廷来说是友非敌,不然的话,以其现在幽州附近驻扎的近两万兵马,想要对付朝廷的这八万大军岂不是有如砍瓜切菜一般的容易。从某种意义上说,朝廷大军屯驻幽州城下不但不会对“清园”兄弟及其麾下“幽州义军”造成任何威胁,反而会成为对方向朝廷讨价还价的筹码,更何况这筹码之中还有九五之尊、绝对不容有失的大周天子。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清园”兄弟是绝对不能得罪的,否则一旦惹恼了这些家伙,只怕自己就再也见不到开封城了。

随着对“清园”兄弟及其麾下“幽州义军”的畏惧思想在大臣们中间蔓延开来,在讨论该如何安置“清园”兄弟以及“幽州义军”的问题时,大臣们的意见开始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几乎所有的文臣及一部分武将均表示“清园”兄弟及其麾下“义军”此番打败契丹人,收复幽云十六州及东边的平、营、滦三州共十九州之地,可以称得上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清园”兄弟素来对朝廷忠心耿耿、恭顺有加,对这样的忠义之士,朝廷自当施以怀柔之政,赐予重赏、加官进爵,并令其永驻幽云,为大周戍守北疆,如此方显皇恩浩荡、如此才不会寒了天下忠勇之士报效天子、报效朝廷的一片赤胆忠心。

对于这些大臣的意见,柴荣一时未置可否,似乎还在权衡、斟酌之中,而以张永德为首的另一部分武将却站出来表示反对,认为如此安置“清园”兄弟及其手下人马极为不妥。在他们看来,“清园”兄弟及其手下兵马虽然在收复幽云十六州的过程中立下功劳,但从其隐瞒自己的真正能力、暗中豢养如此庞大的一支私兵来看,这些人肯定是居心叵测,绝不可任其发展下去,否则必会给朝廷带来天大的麻烦。唯今之计,当先以奖赏其功劳为名,为其加官进爵,将其一众兄弟皆调到京城去做一些有足够的身份地位却无实际权力的闲散高官,使其与手下私兵分割开来。待其进京之后,再派遣得力将领接管、改编其留在幽州的私兵,将这支人马或收编为朝廷所用、或就地解散,使其对朝廷的威胁消弥于无形之中方为上策。

张永德等人的意见一提出来,便遭到了其他主张将“清园”兄弟留在幽州的大臣们的反对。两派官员就此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的争论起来,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还是柴荣出言打断了双方的争论。待一众文臣武将都住了口,御帐之内再次安静下来,柴荣这才看向赵匡胤,说道:“赵爱卿此番前往榆关犒劳‘幽州义军’,又与那王崤峻等人打了不少的交道,称得上是朝中对‘清园’兄弟及其麾下‘幽州义军’最为了解的大臣。以汝之见,对‘清园’兄弟及其麾下该如何安置最为妥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